智能气腹机系统下全子宫切除术的"隐形护航者"!
在腹腔镜下全子宫切除术中,气腹机不仅是“空间建筑师”,以毫米级压力调控构建手术视野,更是“安全守门员”,以恒定气流隔绝风险,为医生手中的器械铺就一条精准之路。当微创技术遇见智能控压,这场“钥匙孔里的艺术”如何颠覆传统?答案藏在每一立方厘米的气流里!
一. 腹腔镜下全子宫切除术 临床实战中的关键六步
(一)建立气腹:脐部穿刺注入CO₂,气压维持12-15mmHg,撑起“操作穹顶”。
(二)Trocar布局:经典四孔法(脐部+双侧下腹+辅助孔),保障器械灵活性与视野覆盖。
(三)韧带处理:超声刀离断圆韧带、阔韧带,精准止血,保护输尿管。
(四)血管离断:双极电凝闭合子宫动静脉,避免术中出血风险。
(五)子宫游离:钝锐结合分离膀胱反折腹膜,完整推离膀胱。
(六)阴道切开与取出:旋切器切断阴道穹窿,经阴道或腹腔取出子宫[1]。
二. 气腹机的“高光时刻”阴道切开阶段的关键支持
当子宫离体、阴道穹窿切开时,腹腔内压力骤降,操作空间迅速缩小。此时,气腹机的智能动态调压功能至关重要:
压力补偿:快速补充气体,维持稳定的“穹顶空间”,避免肠管涌入干扰视野。
安全阈值控制:自动监测腹内压[2],防止过度充气引发皮下气肿或心肺负担。
出血防控:稳定气压辅助压迫创面微小血管,减少渗血。
案例分享 单孔+智能气腹机的协同突破
病例背景:42岁子宫腺肌症患者,合并盆腔粘连,要求极致微创[3]。
手术方案:经脐单孔腹腔镜全子宫切除+智能气腹机动态调压。
术中亮点:
智能恒压——粘连分离阶段,自动调节流量;
美容切口——脐部单孔,切口完美隐藏;
良好预后——患者3天出院,切口无感染。
您在临床中是否遇到什么问题?欢迎留言探讨。微至医疗期待与每一位临床专家的深度合作,以技术创新回应每一处细节需求,共同推动微创妇科迈向新高度!
[参考文献]
[1]赵旋.腹腔镜下子宫全切术的手术配合[J].吉林医学.2015.36(13):2925
[2]颜青来.气腹机性能检测中模拟腹腔的建立[A]-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杭州医疗器械检验中心.杭州,2010:310009
[3]葛会仙.腹腔镜辅助阴式子宫全切术90例临床分析[A]-郑州市妇幼保健院.河南 郑州,2015:450053